2020年11月19日至22日,“第7屆國際鎂及鎂合金會議”在沈陽順利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鎂合金學報主辦,並由國際鎂學會、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重慶大學、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鎂合金分會等共同承辦的。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下包括沈陽和重慶兩個會場。來自中國、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15個國家12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線上線下聽取或觀看報告超過120,000人次。本次大會共安排了13個大會報告,設置了鑄造鎂合金、變形鎂合金、工藝、使役性能和應用、模擬與仿真、腐蝕與防護等6個平行分會場和輕量化、先進技術、標準化、材料期刊以及產學研合作等5個專題論壇。
本次大會聚焦鎂合金前沿研究,涵蓋了鎂合金研究及應用相關的多個領域,內容豐富全面,針對鎂合金冶煉鑄造、相變、計算模擬、合金設計、塑性加工、生產應用、腐蝕與防護、鎂及鎂合金應用和環境保護等問題展開了廣泛的交流和討論。
嘉瑞作為第7屆國際鎂會議特邀嘉賓並首次作為演講者參加該會議(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部分的演講,此次演講主題為「高導熱稀土鎂合金在消費電子行業壓鑄中的應用開發」。當前,3C産品、通訊、汽車電子等領域均面臨著日益增加的輕量化壓力,與此同時,一些零部件對材料的導熱性能往往有較高的要求,以保證和提高産品的壽命及工作穩定性。純鎂的密度爲1.74g/cm3,約爲鋁的2/3、鐵的1/4,室溫時熱導率爲156W/(m∙k),在常見商用金屬材料中僅次于銅和鋁,比熱導率(即單位質量的熱導率)與鋁相當;然而純鎂的力學性能不足,難以直接作結構材料用,一般需合金化後使用。經合金化後,絕大多數鎂合金力學性能顯著提升,但其導熱性能却明顯降低,如常用鑄造鎂合金AZ91D,鑄態下屈服强度150MPa(純鎂約爲21MPa左右),但熱導率僅爲51.2 W/(m∙k)(僅爲純鎂的1/3左右)。隨著電子、計算機、5G通信、航空航天及 LED 照明等産業的高速發展,對散熱材料的要求不僅僅是材料要有較高的導熱性能,而且同時對耐熱、耐腐蝕以及成本等問題作綜合考慮,以利于鎂合金在導熱散熱領域的大規模推廣使用。壓鑄成型具有生産效率高、尺寸精度高、力學性能優异、可以成型形狀複雜和輪廓清晰的薄壁深腔鑄件等特點,特別適合于導熱散熱器件的集成化設計和一體成型。所以急需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國際領先的高導熱壓鑄鎂合金新材料及技術,獲取導熱係數100W/(m∙k)以上的壓鑄鎂合金新材料。
目前,嘉瑞自主研發了高導熱散熱稀土鎂合金(KSHTCM-1),此種稀土鎂合金具備優良的導熱、力學及耐腐蝕性能,可以有效地滿足對導熱性能有較高要求的部件。嘉瑞已將此種高導熱散熱稀土鎂合金成功地應用在某客戶的筆記本電腦底蓋上。此款筆記本電腦底蓋原使用普通鎂合金AZ91D生產,基於可以提升散熱效能,嘉瑞轉用高導熱散熱稀土鎂合金(KSHTCM-1)試產,材料的流動性可以較好地充型,使鈍化和後工序的效果均可以滿足客戶要求。
第7屆國際鎂及鎂合金協會會議的成功舉辦,有效地推動了企業與高校、研究所等機構的互動和合作,為鎂及鎂合金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平台。嘉瑞作為鎂合金壓鑄行業的領導企業,積極與各大高校及科學研究所合作開展創新項目的研發,並在鎂合金新材料應用上不斷創新,共同推進建設領先的輕合金產業平台。